劳动竞赛引热潮,主题教育见成效(系列报道之三)
时间:2019-10-12
浏览次数:2,056

111国道(河防口-汤河口)出京线改造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

     111国道起点为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桥,终点为黑龙江省加格达奇,全程2123公里,是我市通往河北省、内蒙古自治区及黑龙江省重要的联络通道之一,同时也是我市北部地区的旅游黄金通道和景观大道,对带动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
     目前,111国道进京方向已全部按一级公路标准(路宽9.5-10.25米,单向两车道)改建完成。出京方向(怀柔区河防口村至汤河口村段)只进行了部分路段的改造,有25.04公里仍为山区三级公路(路宽仅为6.8米,单向单车道),与全线通行能力不匹配,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,因此对111国道出京段进行提级改造十分必要,可极大促进津京冀一体化发展。

      111国道涉及的地形地貌复杂,坡度较大,路线曲折,特殊地形处以隧道或高架桥穿越。采用传统二维CAD设计时不可避免会丢失一些重要的三维数据,导致设计图纸不能准确传达设计意图。自2019年2月份起,专业设计院BIM小组成员基于BIM技术,开始对111国道第一段及第四段进行了3D可视化建模,搭建了协同设计平台,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可视化的描述、分析和优化。在模型的修改及完善过程中,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建模体系。

1.基于Civil 3D操作平台,利用Raster tools插件,截取谷歌地图进行地形贴图,创建地形;

2.采用Civil 3D软件建模创建现况及设计道路;

3.模采用Revit+Dynamo软件进行桥梁工程的精细化建模;

4.采用Revit 软件建立隧道模型,并采用Navisworks 软件对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虚拟仿真;

5.采用Revit 软件创建交通及其他附属工程。

      历时约9个月,BIM小组成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,利用加班及节假日时间创建模型,以最佳的精神状态,最严格的工作标准,最优的工作作风,谨记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的宗旨,确保该项目BIM模型的落地。

      本项目应用BIM技术引入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理念及全新的管理理念,利用BIM技术优化设计方案,提高工程质量,减少变更与返工,实现施工过程中建设各方的协同管理与信息共享,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准确性。

      2015年6月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《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到2020年底,建筑行业甲级勘察、设计单位以及特级、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技术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。专业设计院牢牢抓住信息革命带来的宝贵机遇,潜心钻研、敢于实践、勇于创新,工程经验不断丰富,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核心竞争力稳步增强。